beautypg.com

3B Scientific The Digestive System Chart User Manual

Page 21

background image

®

大肠

小肠

21

中文

I 消化道的描述
1 腮腺
2 舌下腺
3 颌下腺
4 食管
5 胃
6 肝
7 胰
8 十二指肠
9 空肠
10 回肠
11 a) 盲肠

b) 阑尾

12 结肠

a) 升结肠

b) 横结肠

c) 降结肠

d) 乙状结肠

棕色区域表示酸反应带,而蓝色区域表示碱性反应发生的部位。

II 消化道的生理过程图解纲要(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和脂肪的化学分解)

1. 口腔
a) 脂肪
b) 蛋白质
c) 碳水化合物

三对大唾液腺(腮腺、颌下腺、舌下腺),连同众多在口腔内的小腺体合作产生唾液。酶的主要形
成部位是腮腺。唾液淀粉酶是一种重要的分解多糖(主要是淀粉)的酶。由于食物在口腔中仅仅停
留0.5到1分钟,所以在这里发酵可被视为只是次要的过程。

2. 胃
甚至在食物被摄入之前,非条件反射就引起了胃液的分泌。当食物进入并与口腔粘膜接触,这一过
程进一步加速。这些对胃的刺激由气胃神经(迷走神经)进行。当食物到达胃,胃液的分泌则直接
由胃内容物刺激。在消化过程中,食物本身所含的物质也刺激分泌。蛋白质分解酶(胃蛋白酶和组
织蛋白酶)及盐酸是胃液中最重要的成分。胃蛋白酶原被酸反应转换成具有活性的蛋白质分解酶:
胃蛋白酶。在此过程中白蛋白被分解成多肽。反射作用打开和关闭幽门。当酸性胃容物进入十二指
肠时,幽门关闭。当碱性肠液减弱酸反应时,幽门再次打开。

3. 小肠
小肠壁产生酶,最重要的有:影响优势肽和劣势肽的肽酶;基础发酵分解二糖的麦芽糖酶;和激活
胰蛋白酶原产生胰蛋白酶的肠激酶。和小肠酶一起将白蛋白分解为氨基酸。胰液还含有脂肪酶,这
种酶将中性脂肪分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。胰液还含有淀粉酶,这种酶将碳水化合物分解为二糖。
这些二糖被小肠内的麦芽糖酶、蔗糖酶和乳糖酶分解成单糖。胆汁中的胆酸乳化脂肪并有助于脂肪
的消化。溶解的物质主要在小肠的上段和中段吸收。

4. 结肠
直接消化过程在结肠不再延续,但是,随着食物摄入的大部分水分在此吸收。细菌的分解和发酵
在结肠中进行,并连同重要的维生素K的合成。食物的总利用率大概是80-95%,分别是:脂肪大
约:95%;蛋白质大约:85-90%;碳水化合物大约:98%。

消化